「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這三個月幻聽減少了;應該幫他減藥嗎?」、「兩天前企圖吞藥自殺的病人,今天回到門診;下次門診安排幾天後追蹤,會比較安全?」
臨床實務上,由於看診評估時間有限,精神科醫師經常憑著更有限的線索,在很短暫的時間內要做出醫療決策。有時候患者的家屬適時提供可靠的資訊(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則醫師調整藥物劑量、是否需要住院、或是回診時間的決策,可能就此翻盤。此外,傳統精神醫學的臨床試驗,大多是以一兩個星期為最小的時間觀察單位,評估憂鬱、幻聽等精神狀態。但實際上起心動念之間,人的精神狀態隨時都可能改變。一項結合傳統一個月填寫兩次憂鬱症量表,以及每天評估精神狀態的比較指出:受試者在一個月紀錄兩次憂鬱症的分數,雖然都在低於閾值的正常範圍;但每天的情緒評估中,他的憂鬱情緒呈現起伏不定的波動,有些已經達到憂鬱症的程度,而且在一個月內他總計有8次的自殺念頭!但如果他在每個月一次的回診,告訴醫師的就是那兩次在正常值之內的憂鬱分數,醫師恐怕無法再深入了解他潛在的危險性。
現在,智慧型手機可能有機會扮演提供可靠資訊與協助追蹤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