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智慧型手機如何改變精神醫療



「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這三個月幻聽減少了;應該幫他減藥嗎?」、「兩天前企圖吞藥自殺的病人,今天回到門診;下次門診安排幾天後追蹤,會比較安全?」 

臨床實務上,由於看診評估時間有限,精神科醫師經常憑著更有限的線索,在很短暫的時間內要做出醫療決策。有時候患者的家屬適時提供可靠的資訊(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則醫師調整藥物劑量、是否需要住院、或是回診時間的決策,可能就此翻盤。此外,傳統精神醫學的臨床試驗,大多是以一兩個星期為最小的時間觀察單位,評估憂鬱、幻聽等精神狀態。但實際上起心動念之間,人的精神狀態隨時都可能改變。一項結合傳統一個月填寫兩次憂鬱症量表,以及每天評估精神狀態的比較指出:受試者在一個月紀錄兩次憂鬱症的分數,雖然都在低於閾值的正常範圍;但每天的情緒評估中,他的憂鬱情緒呈現起伏不定的波動,有些已經達到憂鬱症的程度,而且在一個月內他總計有8次的自殺念頭!但如果他在每個月一次的回診,告訴醫師的就是那兩次在正常值之內的憂鬱分數,醫師恐怕無法再深入了解他潛在的危險性。 

現在,智慧型手機可能有機會扮演提供可靠資訊與協助追蹤的角色!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跨界醫師的共通語言




在取得精神科專科醫師的前夕,我總計發表了19篇學術論文,也取得第一項關於手機程式設計的專利。比起繼續在醫界發展,我更想深度瞭解一項產業,並且從研發的角度研究,因此我在完成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後,轉任輝瑞藥廠服務,同時攻讀博士班,這段時間是我取得精神科專科醫師後的第二專長培訓。 

醫師在藥廠的工作,是能夠對業務行銷部門的同事,用商業的語言討論科學;而對醫界的「客戶」,用科學的語言談一樁生意。但當臨床或是商業策略上,遇到困難問題時,醫師-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核心能力則是相同的:(1)研究設計(data generation)、(2)詮釋實證(data interpretation)、以及(3)發揮學術影響力(data communication)。 

在業界服務三年後,我回到台大醫院擔任主治醫師,同時升任醫學系的助理教授。去年我轉任國家衛生研究院全職投入研究,但保留兼任教職與臨床工作。在轉職的歷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在醫界、業界、與學界的角色不同,這三種核心能力的使用可能各有側重:在醫界與學界,比較強調詮釋實證(data interpretation)的能力,住院醫師或是研究生,大多數的時間是在學習撰寫論文,較少有機會自行發掘問題而設計實驗(data generation);在辛苦發表論文後,也缺乏在記者會面對媒體採訪或社會大眾溝通,發揮學術影響力的經驗(data communication)。 

我深信這三種核心能力是跨界醫師的共通語言,誠摯邀請各位先進一同參與「精神科醫師的非典型職涯」工作坊,一起討論、分享您的想法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