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集與朋友們分享「一般精神醫學」期刊的觀察與經驗,但精神醫學的期刊上百種,怎麼歸類起來能投稿的領域有限?實際上精神醫學博大精神,還有成癮、睡眠、兒心⋯⋯各種專門領域的期刊。還有一類的期刊則是與精神醫學領域息息相關的「支線」與「副本」。
對所側重領域期刊、或是相關領域的判斷原則,我都用以下三項簡單的原則,幾乎可以適用各種五花八門的期刊:
- 一字訣:睡眠醫學的 Sleep、成癮的 Addiction,只有一個字的期刊,辨識度高而且通常是該領域 IF 的翹楚。
- 有沒有比「一般精神醫學」期刊的分數還要高?(關於一般精神醫學期刊的分析,可以參考第三集)如果他們的分數和一般型的差不多,那投一般型的期刊,不是更能拓展知名度嗎?
- 如果分數平平,跨足其他的領域時,在其他領域的ranking會比較高嗎?
其他特殊領域 — 網路科技與精神醫學
在我的研究領域中,有兩類分別是科技產品如何改變精神醫學的「數位精神醫學」(digital psychiatry 或 computational psychiatry),以及科技產品如何影響行為的「行為成癮」或「網路心理學」。值得大家參考的是,這兩類領域在經過上述3原則的判斷後,多了許多「一般精神醫學」以外的期刊選擇
1. 「數位精神醫學」(digital psychiatry/ computational psychiatry)
Lancet Digital Health 36.615 (24.519)
npj Digital Medicine 15.357 (11.653) ranking 1/109 or 2/31
JMIR 5.428->7.093 10/109
JMIR Mental health 6.336 (4.388)
JMIR mHealth and uHealth (簡稱JMU) 4.967 (4.773)
Digital Health 4.687 (3.495) 24/109 Q1 12/88
原本這個系列的領頭羊是《醫學網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簡稱 JMIR)系列的期刊。我因為從事手機程式研究的關係,我有非常多投稿JMIR以及子期刊的經驗,大約有將近10篇刊登在JMIR的論文,也有很豐富的審稿經驗,可說是我相當熟悉的期刊。
JMIR的特色也是最大的缺點是,編輯會幫你在任何階段轉到子期刊。我先前聽到非常多朋友們有很不愉快的經驗,是JMIR在審查結束將近要接受的階段,才告訴你要轉到沒有IF的子期刊,甚至還有朋友分享跟期刊爭取的時候,還被期刊說教「不要玩IF的遊戲」⋯⋯
以往JMIR本刊最高分,其次是與行動裝置有關的子期刊JMU,第三則是JMIR Mental health,今年JMIR Mental health則躍升為僅次本刊的第二名子期刊。因此精神醫學、數位行動裝置的研究領域,再轉到子期刊我都覺得還算不吃虧。但回顧投稿經驗,確實我很多篇app的研究是被通知接受之後,才再通知我會刊登在子期刊JMU而不是本刊JMIR。當時沒有爭取最主要的原因是大約兩年前Lancet Digital Health 與 npj Digital Medicine都還沒有取得IF,因此JMIR與JMU就是該領域的第一、二名,ranking印象中都有10%所以覺得沒差。而加入上述兩本頂級期刊後,似乎就值得斤斤計較本刊或子期刊了!JMIR ranking =10/109 剛好擠到10%以內。第二高分的子期刊 JMIR Mental health 6.336 精神醫學領域排到 Q2。而我最近一次被接受的app研究,也恰巧沒有被轉到JMU而是發表在JMIR的本刊了!然而說是「恰巧」就是希望朋友們還是注意以上的風險。
我最近另有兩次在投稿時,直接被編輯說要轉到沒有IF子期刊的經驗,都有寫信爭取,即便我算是資深忠實客戶,但編輯的態度都算強硬,申訴未果。
JMIR有一些不得不提的優點,讓我覺得期刊對於論文的推廣非常用心,這也是我認為JMIR的IF能夠不斷上升的重要原因:(1)論文被接受後,會專門的英修編輯把文章從頭到尾仔細英修過,還會建議更吸引人的標題、(2) JMIR接受論文之後,都會要作者提供在轉貼聯結時會附帶的圖片 (Table of Contents image, TOC image)、(3)臉書、推特的社群都滿活躍用心在經營。
但這一兩年來不知為何JMIR的審稿速度與效率大幅下降,我認為是他們想推未審先付費(約台幣1500)的快速通關制度有關,然而我覺得速度快、能公平得到審查機會,是OA期刊的兩大核心優勢,如果沒了這些優勢,對於這本期刊的意願我就大幅下降。加上隨意轉子期刊的風險,目前除非是app的研究(這再轉到JMU以外的子期刊就太扯了,而我只要是app的研究投稿到JMIR系列目前還未曾被拒絕過,過去幾年這一直是我的「保底期刊」,其實能有這般待遇,是對我學術的重要肯定,我也很滿足了),但由於上述最近不愉快的經驗,我從 JMIR 的鐵粉變成目前和 JMIR 保持距離中。
2. 行為成癮與網路心理學
「網路心理學」可泛指人與有能連結上網的機器所產生的一切人機互動行為或心理,最被廣為研究的是「網路成癮」,但如果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說,屬於「行為成癮」。實際上「行為成癮」是精神醫學的超級邊緣小眾,傳統精神醫學一定會問一大堆行為成癮是不是成癮、評估方式⋯⋯等老掉牙又不友善的問題,因此直接投稿這類的期刊,反而比較能找到認同感,更重要的是這些期刊的IF都不比一般精神醫學遜色。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8.957 (6.829) 雖然顧名思義涵蓋的領域最廣,但實際上偏重教育心理學領域,以及大規模問卷調查研究。台灣不少教育界的朋友們上過,前幾任的主編是台師大的教授。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7.772 (6.756) 19/142 Q1:國際行為成癮學會的官方期刊,非常有趣的是這是國際行為成癮學會在某任的理事長由匈牙利及學者擔任後成立的期刊,因此出版社隸屬匈牙利的國家圖書機構。近兩年的IF都比成癮的旗艦期刊 Addiction 7.256 (6.526) 還要高分。站在精神醫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很奇怪的現象:行為成癮是成癮的超小眾領域,結果超小眾領域的期刊經營的比該領域頂尖期刊高分。如果我有一篇行為成癮的重大發現,照傳統的思維,理論上是希望能發表在Addiction,但是IF的現實告訴我們這行的,只要投在小眾舒適圈JBA就足夠了!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6.135 (4.157) 7/65 Q1 最老牌的網路心理學期刊,大約在幾年前 IF都在2-3分,但是對論文審查非常嚴謹。我連續幾年擔任過該期刊的審查委員,印象中審查過10篇論文,有8篇我建議給原作者修改機會,但是到了editor的最後決定時,只有2篇有給作者修改的機會,其他都退稿。也就是說我的標準可能對該期刊太鬆了,也可能是期刊的標準嚴謹。
鑑於行為成癮領域在精神醫學或成癮科學投稿都還是比較不討喜的小眾領域,以下兩本期刊也可以列入考慮
Addictive Behaviors 4.591 (3.913)
Pervasive and Mobile Computing 3.453 (3.848)
側重 Bio-Psycho-social 的支線期刊
1. 生物精神醫學(Bio)
最好的期刊就是 IF>10 的 Molecular Psychiatry 13.437 (15.992)、Biological Psychiatry (詳見第二集)
其他5-10分的:以下均利用前述三原則,建議期刊以粗體字表示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7.989 (6.222):Molecular Psychiatry的姐妹刊,主編是同一人,值得一提的是我曾經登上的論文是app的研究。最近期刊也號稱在徵稿 digital health & computational psychiatry的論文,但是我這次投稿竟然被編輯處直接秒退了。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 5.201 (5.067) Q2: 10年前住院醫師時代曾發過一篇,自己的感覺與聽說一直以來本刊學風嚴謹,不算好投,今年分數不算有太大的長進,堪稱不進則退,目前屬於Q2
2. 心身醫學(Psycho)
旗艦期刊是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25.617,如果以更廣義的「心理醫學」面向來說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0.592 (7.723) 也是老牌的高分期刊。另外在第三集有介紹的「暴漲二人組」中的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7.587 (3.238)也屬於此領域,但我把它歸類一般精神醫學。相較之下,以「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命名的,今年IF不算太好: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4.620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64
這類層級依照第三集的原則,我投到這個層級的時候,可能會稍微優先考慮OA
心身醫學中的「睡眠醫學」和精神醫學高度重疊;整體漲幅不大,ranking是採用臨床神經學的,如此和精神醫學類期刊相比之下,還不如投「一般精神醫學」的期刊。簡單來說,睡眠醫學領域的在IF表現的特殊性,不如前一大段所提到的行為成癮或數位精神醫學。以下列出幾本著名的睡眠醫學期刊,個人認為可以考慮的是Sleep
Sleep 6.313 (5.849) 32/212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5.296 (3.981) Q2:我最近剛被這本期刊接受一篇,有點可惜的是雖然超過5分,但是排名(臨床神經學)剛好是Q2
Sleep Medicine 4.842:將近十年前住院醫師時代投過一篇,和上述JSR類似感覺,都是給予公平的審稿機會。
JCSM 4.324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3.384 (5.346) Q1->Q3:前一兩年的當紅炸子雞,今年慘跌
3. 社會(social)面向:我把流病、公衛、政策領域的歸在這一類,以下粗體字兩本CP值才夠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64
這類層級依照第三集的原則,我投到這個層級的時候,可能會稍微優先考慮OA
心身醫學中的「睡眠醫學」和精神醫學高度重疊;整體漲幅不大,ranking是採用臨床神經學的,如此和精神醫學類期刊相比之下,還不如投「一般精神醫學」的期刊。簡單來說,睡眠醫學領域的在IF表現的特殊性,不如前一大段所提到的行為成癮或數位精神醫學。以下列出幾本著名的睡眠醫學期刊,個人認為可以考慮的是Sleep
Sleep 6.313 (5.849) 32/212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5.296 (3.981) Q2:我最近剛被這本期刊接受一篇,有點可惜的是雖然超過5分,但是排名(臨床神經學)剛好是Q2
Sleep Medicine 4.842:將近十年前住院醫師時代投過一篇,和上述JSR類似感覺,都是給予公平的審稿機會。
JCSM 4.324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3.384 (5.346) Q1->Q3:前一兩年的當紅炸子雞,今年慘跌
3. 社會(social)面向:我把流病、公衛、政策領域的歸在這一類,以下粗體字兩本CP值才夠
Health Affairs 9.048 (6.301) ranking 1/88 衛生政策的最高分期刊,我是他們出品podcast的忠實聽眾,這本「雜誌」的特色,就很有普羅大眾的親民風格
Epidemiology and Psychiatric Sciences 7.818 (6.892)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328 (4.519)
Psychiatric Services 4.157 (3.084) 美國精神醫學會刊物,AJP姐妹刊,但是多年來 IF 一直在3左右
文末想提一下自己發表過一篇統合分析的經驗(細節可參考本文連結),精神醫學有一本專門收統合分析的期刊
Epidemiology and Psychiatric Sciences 7.818 (6.892)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328 (4.519)
Psychiatric Services 4.157 (3.084) 美國精神醫學會刊物,AJP姐妹刊,但是多年來 IF 一直在3左右
文末想提一下自己發表過一篇統合分析的經驗(細節可參考本文連結),精神醫學有一本專門收統合分析的期刊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9.052 (8.989)
IF都在8-9左右,但今年幾乎沒有任何成長。我想主要原因是今年IF的洗牌的主因是COVID,統合分析想當然不可能在疫情的第一年就跟上COVID的風潮。值得注意的是未來COVID的統合分析是否也能繼續帶動IF增值的熱潮?其他以原著期刊為主,由COVID帶動的IF漲幅,是不是會超越傳統以回顧文獻/統合分析的IF高分效應?
還是要提醒朋友們,如果是今年或明年提升等續聘,需要高度重視今年這一次性的IF,如果是兩年後才有需要的朋友們,建議還是更考量IF的走勢投資。
寫下這一系列的分析,心中最期盼的是如同拉斐爾《雅典學院》圖畫裡的生活——不論是為了求知而苦惱,還是為選擇投稿到哪本期刊而苦惱。獨自思索後,總是有許多的同道一起討論交流。因此最後想對讀者同好們提個不情之請。如果覺得這一系列的分析有些參考價值,不求按讚訂閱或分享,只希望能拋磚引玉,請讀者留言或私訊告訴我:(1)這些經驗分享哪些太篇我本人主觀的評斷?(2)如果您有不同的經驗與想法,也是我非常想知道的,或是(3)您任何類似經驗的分享,讓我有更多實戰的經驗,也期待未來我在期刊的分析,能夠更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