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對《易經》就沒什麼好感。更精確的說,對易經常常被拿來談玄說妙、許多吹捧易經中年大叔的說詞,讓我很反感。
「易經中的六十四卦,是對宇宙萬物運行規律的精妙總結」、「易經所蘊含的哲理很深,我每一次讀都能有新的領悟」這是常見的開頭或是結論,接著經常是這位父執輩的中年大叔,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自己的人生經歷,再搭配幾句《易經》的佐證,然後開始對我們這些後生小輩說教。
隨著我閱讀古文的能力日益精進,這份反感也越加強烈。這不是對《易經》本身的反感,而是我越來越確信,那些易經的文字經常被過度詮釋。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易經似乎成了華文世界數千年來的羅夏克投射測驗(Rorschach Inkblot Test),或是引發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最普遍的話題。我不喜歡易經被如此解讀甚至被過度吹捧,但易經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其實也沒有答案,只好敬而遠之。
直到讀完《翦商》還有近年的一些考古文獻,對易經我終於有了一個簡單且令人信服的解釋——文王演周易,其動機非常純粹,即是被囚禁的周文王對推翻商朝的策劃和推演,也就是「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