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聆聽他的幸福變奏曲


2008年的熱門電影「心靈獨奏」描述一位在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高材生,因罹患「思覺失調症」,成為流落街頭的音樂家;在一次記者好奇採訪的因緣際會,逐步找回友情、親情,重拾音樂的真實故事。音樂很奇妙,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主角扣人心絃的提琴聲,讓他與記者,從陌生人變成朋友。小提琴有四根絃,但在影片中,主角拉著只有兩條絃的提琴,其隱喻著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在社交這一個區塊,是比一般人還少的。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在20至30歲左右,開始出現幻覺、妄想、思考行為混亂,以及動機、情感淡漠等症狀的精神疾病。台灣在2012年追隨去汙名化的世界潮流,台灣精神醫學會600名醫師票選,將「精神分裂症」改名為「思覺失調症」。望文生義,這種疾病的核心症狀,即是「思考」(如:妄想)和「知覺」(如:幻覺)的失調。從醫學的角度,這些異於常人的「思」、「覺」失調是種「症狀」,因為這些症狀對患者的社交人際、生活作息、學業工作會造成許多負面的影響。雖然有些人從藝術的觀點,認為這些症狀可能也是種個人特質。但我們從「心靈獨奏」主角的生命歷程中,可以明顯看到幻聽與思考障礙,使他無法專心在樂團裡、甚至讓他失去了親情與友誼。

 疾病與症狀雖然會如影隨形,但幫助他們重塑人生的價值,重譜生命的「變奏曲」,才是真正重要的生命課題。在樂團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音樂洗滌情緒的特殊療效。法國作曲家白遼士在一次感情受挫後,化妝成女性帶著手槍和麻醉藥,想與對方全家人同歸於盡。馬車在顛簸山路的一處懸崖突然緊急煞車時,懸崖下寧靜的潺潺流水聲,引起白遼士的注意,也讓他逐漸冷靜下來。歷史上少了一名殺人犯;多了一位音樂家。音樂,可能是改變生命的「序奏」;也可能是最動聽的「變奏」。

 文獻考證,第一次使用「精神分裂症」這個詞彙的瑞士醫師布魯勒(Paul Eugen Bleuler),有種能「聽到顏色」的「聯覺」(Synesthesia)天份。「聯覺」不像「幻覺」會影響日常生活,因此不被視為一種症狀。而許多音樂家,如李斯特(Franz Liszt)、當代小提琴名家帕爾曼(Itzhak Perlman)、鋼琴家格里莫(Hélène Grimaud)都有聯覺。這種特殊的知覺,似乎是種藝術家的天賦。這給我們一項重要的啟示:當思覺失調逐漸康復時,如何把這段變奏,化為生命中另一段美妙的樂章,就像藝術一樣沒有標準答案,但值得我們思索。



 文末,我想引用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名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譯:有時治癒,時而緩解,總是舒適。) 很多時候,醫生不一定能治癒病人,有時只讓病人放鬆,但卻總是讓病人更舒緩些。對一般大眾來說,我們可以試著傾聽患者、用同理心來相處,協助轉移其對事物的執著。讓他們可以感受到支持,就不需要再「獨奏」了!臨床上,我從未見過「思覺失調症」;我曾陪伴的,是每位努力從思覺失調症康復的「人」。

本文為林煜軒醫師於台北市立圖書館演講紀錄,刊載於《心靈座標》雙月刊 2014年08月號—人物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