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保羅楊森論文獎感言-對手機失控的量化研究



我整天上班都需要用手機來聯絡公事,這樣也會被歸類成手機成癮嗎?

我們對藥酒癮的評估標準,是建立在使用成癮性物質本身,就是一種問題行為;但是網路與手機已是現代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上網和滑手機並非問題行為。我們不能說上網的時間越長、越常滑手機,就是網路成癮或手機成癮。

判斷「手機成癮」還是必須回到精神病理學對「失控」(impaired control)的評估,但「失控」的行為,能夠客觀地量化嗎?



我自創了一個數學公式描繪、量化成癮的「失控」,這個公式是改良心率變異分析方法的「連續差值方均根」(RMSSD)。簡單來說,是把「使用手機」與「不使用手機」時間序列的關係量化成一個指標。如果在一段比較長的「不使用手機」的時間之後,伴隨著「使用手機」的時間也越長,則表示手機使用者的依賴成癮程度越高;反之,如果一個人「不使用手機」的時間和接連「使用手機」的時間關聯性不高,則表示他對手機的依賴性不高。而我們的研究證實:「失控指標」比使用手機的時間或頻率,更能預測精神科醫師對手機成癮的診斷。

這篇論文的標題「滑手機或不用手機?對手機失控的行為,是判斷手機成癮的關鍵」(To use or not to use? Compulsive behavior and its role in smartphone addiction)則是改編莎士比亞《王子復仇記》的名句「生存還是毀滅」(To be, or not to be),這是讓王子哈姆雷特「天人交戰的難題」(that is the question)。對手機失去控制,在滑手機與不滑手機的天人交戰,可以藉著這個相似的標題,簡單的公式來描繪。一種對手機成癮的定義,不論你懂得是文學,還是數學,都能望文生義,一會即覺。

這篇跨領域的論文,歷經五位審查委員的正面評價後,刊登在《轉譯精神醫學》(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期刊。「轉譯醫學」的刻版印象,就是基因體學或遺傳學的領域。《轉譯精神醫學》不僅是一本影響力極高的權威期刊,對於我們用自行開發的手機程式記錄行為模式,再自創數學式「轉譯」相對應的成癮失控狀態,也是重新詮釋「轉譯醫學」以及對我們創新的重要肯定。

特別感謝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保羅楊森研究論文獎」評審委員第三次讓我以手機行為的研究獲獎。我三次獲獎的論文中,受試者的樣本數都只有七十幾人。在大數據為主流的世代裡,對小而美研究的青睞,在我未來的學術生涯中,永遠會記得研發與創新的價值!


得獎論文:Lin YH et al.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17); 7: e1030

本文刊載於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第27期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