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科學》期刊專欄談團隊經營:處理研究團隊衝突



國家衛生研究院 林煜軒醫師


最近分別在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與《自然》(Nature)的職涯專欄各看到一篇談經營管理的文章,摘錄幾段自己非常有共鳴的重點,讓學術界的朋友們參考。

《科學》期刊的文章是在「寫給年輕科學家」專欄,討論如何處理研究團隊衝突的幾個心法:



圖:薩比諾女人出面調停(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Jacques-Louis David,1799)


2019年9月27日 星期五

企業也會中風心臟病



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醫院精神部 主治醫師


一、 總統之死


這張照片裡,是當時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三個男人,你一定在歷史課本上讀過、也背過這三個人的名字;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死的。




這三位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都是死於腦中風。美國總統小羅斯福在打完二次世界大戰後,血壓依然常常是兩百多,他在總統任內死於腦溢血。蘇聯首腦史達林,因為過度擔心他的心臟病情被洩漏,乾脆把他的主治醫師關起來,改由獸醫治療自己,多疑的他在腦溢血昏迷經過兩天一夜後才被發現,搶救幾天後病逝。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任內就有多次腦中風,罹患憂鬱症的邱吉爾,臉部表情緊繃地像是隻鬥牛犬,英國人也非常尊敬他的鬥牛犬精神。

不只這三位上個世紀最有權力的人,據統計美國歷任總統中,有四分之一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有四位在總統任內腦中風或心臟病發作。

權力、性格、疾病是不是有什麼微妙的關係呢?


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App世代在想什麼》推薦序:網路世界的最新導覽與素養指南



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醫院精神部 主治醫師


「每天打線上遊戲幾個小時,就算是網路成癮了?」深耕網路成癮的臨床與研究多年,不論是在我的診間裡,還是研究發表的採訪時,我都覺得這是個最簡單,也最困難回答的問題。我總是反問:「每天要讀書幾個小時,才能考全班前三名?」關心網路成癮的朋友們,大概可以秒懂我要表達的意思了:關心孩子有沒有網路成癮,就和關心他們讀書的狀況一樣,重點是瞭解網路、書本裡的世界有多吸引他;而不是著急地計算他坐在電腦、書桌前幾個小時了。但不是在網路世界裡土生土長的我們,該怎麼認識網路世界呢?

《App世代在想什麼》就是一本完整的網路世界導覽,每個篇章的開始,都是則有趣的故事:從小被平板電腦(iPad)養大的「艾培」、整天時時刻刻不斷向朋友同事傳 LINE 的「賴主任」……這本書不只告訴您「網路遊戲障礙症在兒童青少年的盛行率」,還讓您如臨現場般地看到了從拒學到賭氣休學的線上遊戲玩家,還有他不知所措崩潰的媽媽,以及氣急敗壞打算斷絕關係的爸爸。相信您可以從張醫師幽默感性的筆觸中,欣賞到網路世界裡最新、最完整的風土民情;也無痛地上完一門「網路心理學」的課程。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保羅楊森論文獎感言-對手機失控的量化研究



我整天上班都需要用手機來聯絡公事,這樣也會被歸類成手機成癮嗎?

我們對藥酒癮的評估標準,是建立在使用成癮性物質本身,就是一種問題行為;但是網路與手機已是現代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上網和滑手機並非問題行為。我們不能說上網的時間越長、越常滑手機,就是網路成癮或手機成癮。

判斷「手機成癮」還是必須回到精神病理學對「失控」(impaired control)的評估,但「失控」的行為,能夠客觀地量化嗎?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拿破崙和雄獅型主管,是哪種人格特質?



拿破崙的性格解析


歷史上狂妄型自戀的人物中,拿破崙是經典代表。 

拿破崙的戰力有多強呢?有個客觀的數據分析可以讓大家知道他的厲害:近代知名的數學家亞希特(Ethan Arsht)分析古今3580場戰爭,量化統計為6619位中外將軍的排名。排名第一的拿破崙得到16.7分,遙遙領先排名第二凱薩大帝7.4分;也就是如果給拿破崙滿分100分,全世界都找不出及格的將軍了,因為第二名的凱薩大帝也只能拿到不及格的44分。而歷史上的常勝將軍:麥克阿瑟、三國的周瑜更無法比較了,他們大多在1~2分左右;而諸葛亮和民國初年的名將白崇禧還只拿到負分。 

難怪拿破崙最著名的一句名言是這麼說: 


「在我的字典裡,沒有『難』字」


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全自動記錄睡眠 App:「作息足跡」記者會



不規律的睡眠作息可能會增加罹患生理、心理疾病的風險。然而,對學界和醫界而言,要在自然狀態下數月或數年長期且客觀記錄每天個人睡眠時間,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國家衛生研究院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全自動記錄使用者手機使用與睡眠時間的手機程式—「作息足跡」(Rhythm),成功突破此項研究難題,並且運用此程式研究,發現使用手機,特別是在睡前使用,的確會影響睡眠週期與睡眠長度。

「作息足跡」App可全自動記錄個人手機使用與睡眠時間,能夠進行長時間、客觀的記錄,有助於在真實環境下,觀測長期睡眠問題對於健康的影響。此外,「作息足跡」App可以精準地計算睡前使用手機對於睡眠的影響。

全自動記錄睡眠 App:「作息足跡」簡介短片


下載「作息足跡」(Android 5.0以上版本)

2019年3月22日 星期五

職場冷暴力無所不在,卻有苦難言--《職場冷暴力》自序



我第一次暫別醫師的工作,到外商公司上班的第一個禮拜,就遇到產品經理來我的辦公室「請教」問題。我們講不到三句話便一言不合,產品經理當場拍桌子,指著我的鼻子大罵:「你來公司才不到一個禮拜,怎麼就這麼機車?」

我在跨國藥廠工作的部門,是經常需要處理衝突的學術審查。醫藥品的行銷審查,必須要嚴謹地近乎苛求,所以照規矩審查,擋到產品經理、業務代表同事們的業績獎金,幾乎是家常便飯。

有天一位同事問我:「你是精神科醫師,搞定這些人際衝突,應該特別有一套吧?」我心裡正暗自叫苦,「擋人業績獎金,如殺人父母,此仇此恨,不共戴天。」更何況在公司裡難搞的主管和同事,可不像醫院裡的病患,會讓你有輕聲細語長談的機會。



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為什麼出了一本《會談地圖》,還要經營粉絲專頁?十個問題,回答幕後點滴


文 / 林煜軒 (國家衛生研究院 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主治醫師)



1. 聽說你出了一本《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還經營了這本書的臉書專頁? 


是的,《會談地圖》是在2018年初出版的一本精神醫學專業書籍,我同步開設臉書專頁和社團。《會談地圖》是我當住院醫師的知識筆記精華,也是一本給專業人員的精神科會談技巧的教科書,最近已經推出第二版,以一本專業書籍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銷售成績。而臉書專頁約有 20,000 人追蹤 (數字於2023/05/23更新)。 



2. 《會談地圖》的臉書專頁都是什麼內容? 


粉絲專頁裡幾乎所有的貼文,都是完全用中文的科普筆觸介紹近一個月內最頂尖的醫學期刊,討論精神醫學的文章。 

在經營的前半年,我還聘請了台大心理所的繪圖專家,把《會談地圖》書中最重要的知識整理成資訊圖表(infographic)。每份圖表都要花我2個工作天:自己大約花半天的時間整理規劃,半天的時間和設計師討論;再一整天的時間反覆修改圖表和親自撰寫推廣的文案。 


3. 只要專業內容沒問題就好了,幹嘛做臉書宣傳? 


請問您有沒看過醫學期刊龍頭《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的臉書專頁YouTube 頻道?我幾乎沒看過動畫水準和投影片製作像NEJM這麼好,而且還可以像網紅每個星期發一則短片的任何組織。 

不只是 NEJM,其他頂尖的醫學期刊LancetJAMABMJ、最權威的 ScienceNature 的臉書不只經營得有聲有色,還都有每週定期播出的 Podcast YouTube 頻道。如果我的研究水準輸給NEJM 這些頂尖期刊一大截,學術社群的宣傳又完全沒做,憑什麼說「專業內容沒問題就好」這種妄尊自大的話? 

此外,一本書的序言作者幾乎都會謙虛地說一句「疏漏難免、歡迎指正」。但真有疏漏、有人指正了,讀者幾乎也不知道。粉絲專頁就是公告補正疏漏的最佳管道,我也非常感謝許多讀者私訊告訴我們哪裡有錯字,哪裡寫得不清楚;我們也都把這些勘誤及時公佈出來



4. 臨床學術做得好,自然就有人會找你合作;就算要行銷宣傳,花錢找人做不就好了? 


有次我在臉書分享了一篇《臨床精神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IF =5.498) 關於大學生自殺研究的論文,結果期刊粉絲專頁的小編竟然跑來我的臉書按讚。雖然我在臉書轉貼這篇論文寫的介紹,全部是中文字,但這本將近80年老期刊的小編跑來我的臉書按讚,讓我對學術社群需要主動積極經營深信不疑。 幾個月後,我的論文發表在這本期刊,標題還上了封面,我寫了段中文簡介分享在臉書後,期刊小編又再次來按讚。


NEJM去年網站改版時發佈了一則短片,期刊主編 Jeffrey M. Drazen 親自說明改版的目的是希望能用更多樣化的方式 - 更多的視覺化圖表、更適合平板、手機的介面 - 讓醫師能直接用NEJM的網站來教學。 

我也希望在查房、晨會教學的時候,老師或學長姊可以建議大家點開《會談地圖》的粉絲專頁,看到那篇他講的最新論文的中文簡介,或是用相簿裡的視覺化圖表來解說譫妄的症狀,憂鬱症和喪親之痛的差別。 

出書經營粉絲專頁根本不是什麼創新前衛的做法,只是網路時代最基本該做的事情。 


5. 除了找設計師畫圖,粉絲專頁的經營需要幾位小編? 


幾乎只有我一個人。 

除了有幾個月我為了專心做研究寫論文,禮聘同是精神科專科醫師的名詩人阿布代班,大部分的時間只有我一個人經營。

雖然一個人經營還過得去,但我一直非常期待有想要幫忙一起經營的好夥伴。如果您也有興趣,非常歡迎告訴我,一起加入讓《會談地圖》更好!


6. 粉絲專頁的貼文都是國外的期刊論文,所以每本期刊的每篇論文你都有看? 


是。每一期的NEJMLancetJAMABMJScienceNa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等十幾本頂尖期刊的文章我都有瀏覽。但不是像住院醫師或研究生讀論文的看法。 

這些外文期刊的每篇文章,我不是像研究生或住院醫師為了做報告般地從頭看到尾,而是把他們當新聞在聽,就像你坐捷運會看臉書上別人轉貼的新聞、開車會聽廣播、有零碎時間會看有興趣的新聞短片。我的臉書有一半以上是這些頂尖期刊的粉絲專頁文章、通勤時間就聽期刊的Podcast 、 YouTube 訂閱像 NEJM 這種一個星期只有2分鐘的賞心悅目動畫,順便訓練製作投影片的邏輯和設計美感。 


我利用手機程式 Podcast 訂閱的期刊。從5年前開始,我通勤時就聽這些期刊摘要的新知播報。


看這些期刊的多媒體整理就非常足夠了,更重要的是我和大家一樣滑手機、逛臉書、看影片,用零碎時間最「無痛」地獲取新知。 


7. 為什麼要介紹這些國外的論文? 


我很多朋友都常常在自己的臉書轉貼知名期刊的論文,但就只是轉貼連結而已,除了看起來很威的期刊連結,幾乎沒有任何說明,真的非常可惜。而朋友們也就只覺得你是個學霸,大部分也懶得點進連結去看,頂多按個儲存鍵。 當哪天你想到好像在誰的臉書上看到哪篇論文,找了老半天卻又找不到...

《會談地圖》的粉絲專頁和社團,就是希望集結保存這些新知,而且中文化、實用導向地介紹給大家。我寫貼文介紹其實有固定的格式,大部份是分2段,200字以內:第一段直接講論文的臨床意義和結論,第二段再稍加介紹論文的背景或其獨到之處。 

坦白說,這一年來我比住院醫師時代讀的論文還要多,不是我變得更用功,而是數位時代的多媒體,讓我更有效率而且不必特別努力無痛地吸收整理新知。 


8. 有沒有打算更大眾化地評論時事新聞,讓更多人了解精神醫學? 


《會談地圖》幾乎不評論時事新聞,未來也不打算這麼做。 

主要的原因是台灣目前不缺評論時事的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但是幾乎沒有介紹頂尖醫學新知的優質媒體。《會談地圖》希望扮演這個重要的角色! 

過去一年來,《會談地圖》粉絲專頁發佈了265篇貼文,這個頻率相當一週5篇貼文;也就是每一個工作天,我都寫了一篇最新頂尖期刊論文的介紹。這些國際新知的密度和含金量,讓我覺得暫時不需要評論時事推廣精神醫學。 

而且粉絲專頁累積起來的內容都足以出《會談地圖》第二集了,所以強烈推薦《會談地圖》這本書的讀者,訂閱粉絲專頁。當然,我還是鄭重推薦訂閱專頁的朋友們《會談地圖》這本書。書像是鋼筋水泥般的骨架,有了骨架再看這些粉絲專頁上的新知,就像是多了漂亮的裝潢,更加相得益彰。 


9. 《會談地圖》除了粉絲專頁,還有成立社團;專頁和社團的定位有何不同? 


《會談地圖》的社團是不公開的,加入前會詢問您的專業背景和現職。因為有些如大麻合法化、電子菸的利弊、尚未上市的新藥研發,都不太適合在公開頁面討論,而這些議題也不適合以偏重某一方觀點的新知呈現。 

社團裡適合大眾的內容,也會更完整地整理發佈在粉絲專頁。因此除非是特別想要討論的專業人士,才建議加入社團。

10. 希望《會談地圖》社群能為大家做什麼?希望大家能幫忙《會談地圖》社群做些什麼? 


我希望住院醫師、研究生在需要報告論文的時候,可以把《會談地圖》社群當做是中文目錄般地快速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最新論文來報告。平常只要訂閱收看《會談地圖》就可以從臉書得到精神醫學的新知。 而我們分門別類按重要主題製作的精美投影片與圖表,也歡迎大家只要註明出處,可以在學術報告時直接使用。

我更希望《會談地圖》社群未來成為一個交流的平台:大家可以到《會談地圖》的社群分享、轉貼自己看到最新的學術文獻,或是分享自己在學術活動報告整理的投影片;甚至是參加學術研討會時聽到的重點。



寫在《會談地圖》出版一年再刷前夕,謹以此文感謝所有支持、訂閱、閱讀《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