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上網自我診斷 容易被錯誤資訊誤導


文/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


「我最近肚子右上方悶悶的,這是什麼病?我上網看膽在右上腹,這是膽結石嗎?」「我這個禮拜心情很煩悶、還常失眠、胃口不好。網路上說這是憂鬱症狀,我得了憂鬱症嗎?」隨著資訊越來越發達,網路不僅提供了大量的醫學新知,甚至連開刀的術式都可以在網路上下載影片。




醫學最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曾經刊登了一則驗證網路醫學資訊正確性的研究:研究人員本身是專精於動作障礙的神經內科醫師,他發現許多動作障礙的病人求診前常先上YouTube,對照自己是屬於哪種疾病,但他們宣稱自己得到病,常常與醫師的診斷有落差。病人產生「醫師講的怎麼和網路上寫的不一樣?」的疑問。

於是這位醫師上YouTube上搜尋,發現許多點閱率很高的動作障礙影片,所呈現的症狀似乎不典型。於是他邀請7位專門研究動作障礙的神經內科醫師,一起為YouTube上的影片做診斷。研究人員用幾個動作障礙的關鍵字,例如「帕金森氏症」、「顫抖」、「舞蹈症」等搜尋由病人所上傳、品質良好,而且點閱率居前3%的影片。

這7位專家發現其中有66%是屬於「心因性動作障礙」也就是這種動作障礙並非典型的神經科疾病,而是由心理因素所造成或裝出來的。雖然7位專家僅依據影片診斷沒有實際診視病人,但他們的診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也就是說他們的結論相當可靠。

此外,YouTube影片的文字說明常提供治療建議,在這些提供治療建議的影片中,有53%是「心因性動作障礙」,不僅讓病人對疾病產生錯誤的印象,甚至誤導治療方式:像有些影片建議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劑,或宣稱某些按摩手法與草藥配方對這種動作障礙有效。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現象不僅在神經內科,在醫學的各領域都有病人自己上網尋找醫療資訊,而有被誤導的潛在危險。

雖然說「三折肱而成良醫」,未受醫療專業訓練的社會大眾,畢竟難以從閱讀醫療資訊後做出準確的診斷。因此當感到身心不適的時候,除了上網搜尋醫療資訊,別忘了一定要當面與醫師討論、接受檢查,才能正確地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本文部份內容曾刊載於《自由時報》健康版 2011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