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9月18日 星期二

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調查記者會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潘元健心理師,以及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邱于峻醫師組成之研究團隊,以國際通用診斷標準的「網路遊戲成癮量表」,調查臺灣8,110 位青少年玩家,成果顯示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略高於西方國家。此為目前亞洲以及全球最大規模的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行為調查,有助於接軌國際研究趨勢,進行與歐美國家的跨文化比較,並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政策建議方向。研究成果於今年8月被行為成癮研究領域的權威期刊《行為成癮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接受


台灣盛行率 3.1% 略高於歐美


國內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為3.1%的研究結果,可能讓大眾相當意外,因為過去各式不同定義的研究指出「網路成癮」盛行率高達20~30%。實際上,美國精神醫學會在2013年提出較嚴謹的診斷標準,並聚焦在「網路遊戲」,之後各國研究指出之盛行率幾乎都少於5%。2017年一項美國、英國、德國的最新大型跨國研究指出,西方國家網路遊戲成癮的盛行率大約僅有1% 左右。而亞洲國家目前仍缺乏以嚴謹診斷標準估計網路遊戲成癮確切盛行率的調查。

台灣網路遊戲成癮3.1% 高於歐美! 【華視、央廣新聞】

國衛院研究發現,國內10到18歲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高於西方國家的1%。 左至右:國衛院林煜軒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熊昭所長,國衛院潘元健心理師,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邱于峻醫師。(國衛院提供)

長時間上網,並不一定是網路成癮


「長時間使用不等於是網路遊戲成癮。」林煜軒說明,醫界與學界對網路遊戲成癮有嚴謹的判斷標準,核心基準是「失控造成生活失能」,而非一般認為的「花太多時間在遊戲上」。意即,個人因為對於上網打遊戲不可自拔(失控),讓他的日常活動優先順序產生變化,總以打電玩為優先,造成日常生活失能,且明知道有負面影響,還是無法控制的這麼做,這樣一連串失控的狀態。




過度沉迷網路,大多是現實生活出了問題


研究發現有3.1%的青少年有網路遊戲成癮,點出社會的確有這樣的現象存在,然而從醫界案例來看,問題常常不在沉迷網路遊戲本身,而是因為來自現實生活層面的問題,導致青少年逃避到網路遊戲的世界。





以「健康促進」;而非「預防精神疾病」看待網路成癮


「舉例來說,我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破解線上遊戲中一個很難的關卡,藉此得到成就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可能要花兩三個月,才能夠在學業進步,」林煜軒建議,老師家長可以在現實中提供更多「增加孩子小確幸」的方式,不只是學業,在體育、才藝方面的成就感,也有助於讓孩子回到現實世界中。

改善兒少網路成癮 專家建議向遊戲學習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鄭傑文攝 107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