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怕累怕苦就不能當醫生嗎


同一個勞動節,醫界有不同的聲音:有的呼籲合理工時,也有醫界大老說:「怕累怕苦,就別當醫生」的教誨。前者希望改變「壓力環境」,後者則期盼敦厚「醫師的性格」。筆者由今年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醫學》(Medicine)的本土研究,討論兩者的可行性。

這份研究74位實習醫師的人格、與壓力對實習期間憂鬱、焦慮的影響。醫師在實習一年間呈現輕度的憂鬱、焦慮;實習間的憂鬱分數顯著比實習前的正常狀態高出6.4分。若較具有「避害性」(harm avoidance)性格的醫師,每多1分的「避害性格」,則會顯著高出0.3分的憂鬱。這說明醫師的憂鬱主要是來自於實習壓力,而非人格特質。而且行醫壓力的影響是一個單位避害性人格影響的21倍(6.4比0.3)。反觀醫學教育強調敦厚品格固然是重要的一環,但對於工作環境改善的努力幾乎不成比例。

壓力來自工作環境


此外,上述實習期間的輕度憂鬱,在實習結束後兩周,可以完全回到基準正常值。這說明實習醫師的憂鬱在適度休息後是可恢復的。可見改善現今的醫療工作環境,是比改變醫師性格有效又可行的方法。而且醫師未雨綢繆的「避害性格」其實是病人安全的保障。例如醫師聽到年長的患者肚子痛,除了診斷常見的腸胃炎,也會謹慎地考量心肌梗塞的可能性,這便是「避害性格」所趨。 

至於前輩們憂心住院醫師工時減少、訓練不足會引起病人安全的疑慮。就筆者閱讀過的文獻,幾乎沒有文獻支持這個論點。反之,2005年《睡眠》期刊的美國住院醫師研究,與筆者2012年發表在《壓力》期刊的台灣實習醫師研究均指出:現今的醫師工時,造成醫師注意力不足、衝動性較高的現象,這才是證實與病人安全有關的疑慮。 

可惜筆者回顧文獻時,未能找到數十年前資深醫師受訓時的人格與壓力相關研究,但筆者從「專家共識」中推測:當時壓力、人格對醫師憂鬱的狀況,壓力所佔的比重應較現今醫師的壓力輕很多。因此才會從道德勸說的方式敦促年輕醫師。前輩們不一定要親自重新體驗現在年輕醫師的工作環境,但可以參考最新的醫學文獻,重新思考過去的經驗是否仍適用於現今的醫療環境。


本文刊載於《蘋果日報》2015年5月5日